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1、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基本情况
国防军工信息化指的是国防体系为适应信息化作战而进行的革新。一般的行业信息化系统可分为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四大部分。军工信息化在此层面上增加了装备信息化和信息装备两部分。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军工电子行业产业链调度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
国防军工信息化包含智慧军营、装备信息化和信息装备,行业规模空间远大于其他行业信息化。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有数千亿市场规模,核心领域有望保持20%以上复合增速。
2020年,我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同比增长6.8%,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加之美、欧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军费预算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刺激,相关研究机构预计,未来我国军费支出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且军费开支重点从“主要用于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倾向“用于更新武器装备”,装备采购投入增速或将持续高于军费总投入的增长率。
3、我国国防军工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国防军工信息化建设处于全面发展阶段。2017年10月,我国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到世界一流军队,军队建设目标越来越高,而我国信息化基础仍相对薄弱,作为军队建设的关键领域,信息化建设将贯穿始终。
国防军工信息化企业将长期充分受益于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国产化进程。新一代武器装备不断定型列装,信息化占比与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且考虑到信息化系统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势必带动相关信息化公司业绩持续释放。中长期来看,战区互联互通体系的建立或是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国家将加大投入,对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最终实现“一网连三军”。
美国出口管制愈加凸显自主可控重要性。国内少数高端元器件和材料仍未摆脱部分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愈加严苛,中国正有意识的培养扶持国内企业,因此已实现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的相关标的,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军工技术外溢可能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军工集团经过多年国家投入、技术积累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具备先天优势,而民营企业依托灵活的机制通过引入技术团队等形式在某些细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在强军强国、自主可控的背景下,国家投入将不断加大,并以军为基础进行技术突破,军工技术外溢可能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