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作为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产业数字化行业增加值规模不断增长
当前,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演进,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以“万物互联、泛在智能”为特点的数字新时代。数字科技创新加速了经济社会形态和运行模式的变革,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产业发展方式。通过深化数字科技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企业以及产业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持续释放数字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正成为传统产业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在国家政策推动、数据累积驱动、科技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联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初步显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进度加快,我国近年来产业数字化规模增长趋势。
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继续占据主导位置,2019 年产业数字化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探索,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达到 28.75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由 2005 年的 49.1%提升至 2019 年的 80.2%,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数字化作为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抉择。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产业数字化行业前景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及占GDP比重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数字科技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总体而言,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表现出三产优于二产、二产优于一产的特征。2019 年,服务业、工业、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37.8%、19.5%和 8.2%。数字科技驱动制造业、ICT、专业服务和金融等行业繁荣发展,社会及个人服务业、零售、交通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也在稳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3、数字科技助力产业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数字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
数字科技新生态体系的形成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未来数字科技市场应用将进一步加速向中小城市、农村等地区扩张下沉,利用数据技术打破产业转型区域壁垒,在创造新商业模式、激发下沉市场活力、带来新商业价值的同时有效消弭产业发展区域不均衡现象。
(2)共建共享共生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关键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以融合共赢为关键的耐力赛,只有通过共建共享共生
构建起广泛联盟、合作共赢的跨界多边融合生态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数字化成功转型。单边互联网公司推动的产业互联网和传统的产业技术升级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产业数字化需要数字科技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乘数效应。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初期,不同产业领域、同一产业不同企业依托的底层基础设施、掌握的资源要素、使用的数字工具与平台处于割裂状态,难以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构建发展需要。随着数字科技对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度的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将用共建共生替代自我封闭,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在多产业、多链条的网状串联和协同,逐步实现组织架构重塑、产业模型自我迭代优化、产业生态自我良性循环,进而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和客户价值。
(3)场景化应用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方向
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服务满足人的需求,这些需求通常会映射到具体场景,进而激活新需求、带来新模式、触发新业态。未来场景化应用将呈现出标志化、深度化等特点。
以机器人为例,未来依托具体产业场景,机器人产品及服务能力将快速成熟并大规模推广应用,尤其在数据中心(IDC)、轨道交通、物资运送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成为深度化场景应用的一个新增长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