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市场需求及发展机遇研究(附报告目录)
1、非晶合金产业链结构分析
非晶合金又称“液态金属、金属玻璃”,是一种新型软磁合金材料,主要包含铁、硅、硼等元素。其主要制品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工艺是采用急速冷却技术将合金熔液以每秒106℃的速度急速冷却,形成厚度约0.03mm的非晶合金薄带,物理状态表现为金属原子呈无序非晶体排列。得益于上述极端生产工艺形成的特殊原子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低矫顽力、高磁导率、高电阻率、耐高温腐蚀和高韧性等优异特性。
在非晶合金薄带的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铁、硼、硅等金属原材料。非晶合金薄带通过剪切、成型、热处理等工艺制成非晶铁心,非晶铁心是制作非晶配电变压器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配电、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新能源发电等行业领域。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非晶合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非晶合金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非晶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
非晶合金因其高效电磁能量转换效率的材料特性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优势。2015 年以来,非晶合金在我国配电网领域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 1.30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08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到达 12.47%。
2015-2019年我国非晶带材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少碳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驱动,在节能减排方面优势明显的非晶合金材料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相比硅钢材料,非晶合金材料“制造节能、使用节能、回收节能”的环保特性优势显著,随着未来非晶合金材料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有望替代硅钢材料的市场空间广阔。
由于成分组成和工艺流程存在差异,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和磁性粉末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在相应频率范围内可制成多种应用器件,并应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具体而言,非晶合金主要应用于工频环境的配电变压器,主要应用于包括电力配送、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发电等相对传统的电力行业领域;纳米晶合金和磁性粉末主要应用于中、高频环境,主要应用于包括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家电、粒子加速器等新兴行业领域,下游应用领域更为广阔。
3、非晶合金行业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材料行业发展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经济发展方向,受到多重政策的鼓励。非晶合金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新材料产业”中“先进钢铁材料”中“高性能电工钢加工”行业重点发展的产品;非晶合金变压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广的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国家电网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中,将节能型配电变压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
(2)“碳中和”推动节能减排落实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努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其中,电力领域是碳排放最大的单一行业,电力损耗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电力损耗中,配电变压器造成的损耗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因此,电力领域降碳的首要措施是提能效,应用节能高效型配电变压器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
(3)下游行业提供持续市场需求
在电力领域,“绿色电网”“智能电网”要求传统电力系统趋向清洁化、节约化、智能化发展,发电、输配电、储电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提高效率和功率。非晶合金凭借其材料本身的属性具备生产、应用、回收全流程节能、空载损耗低的特点,能够满足国家电网“三型两网”战略发展目标中对高效、节能、高流量密度型配电变压器的需求。
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5G基站、大数据、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未来存在广阔空间。作为新基建发展的关键部件,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同时拉动了磁性材料领域的创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