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带箔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有利驱动因素(附报告目录)
1、 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国内铝板带箔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工艺的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铝板带箔产品的净出口国。我国铝板带箔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加,我国已经加入了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之中。目前,铝板带箔行业的竞争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铝板带箔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发展有利的驱动因素
(1)宏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率稳步提高,带动了建筑、汽车、空调家电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各类商品的制造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汽车、建筑、家用空调等消费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些行业的持续增长为铝轧制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经济转型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民生工程、消费转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我国铝板带箔市场将逐步向精细化深加工方向发展,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2016 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加强工业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运输节能”等总体目标,节能减排被国家重点提出,促使汽车生产厂家将能效利用效率和交通工具轻质化作为工业设计要求。铝板带箔是一种节能型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减少交通工具的重量,减少尾气排放。同时,为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为铝板带箔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3)产业政策的支持
铝板带箔产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材料,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从 2005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行业协会等部门及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项铝压延加工行业的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调整纲要,支持该行业尤其是铝轧制材行业的发展,鼓励优化行业产品结构、鼓励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另一方面,国家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铝轧制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行业壁垒
(1)人才壁垒
铝板带箔企业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须拥有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运维人才和销售人才,开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日常管理、生产运维和客户营销等工作。人才的培养和累积是企业批量生产性能优越、质量稳定产品的前提,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积累,新入者短期之内是无法形成或者被复制的。
(2)技术壁垒
铝板带箔行业需要成熟的工艺、先进的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生产过程中合金成分控制、冷轧版型控制、退火、精密切割、轧制速度等均有严格的要求,领先的生产、加工技术可以保证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发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量小企业因存在操作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产品品质不稳定等技术瓶颈,无法形成规模生产,更无法进入高端市场。
(3)资金壁垒
铝板带箔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首先,企业的生产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方面,生产设备多是高速冷轧机组、宽幅箔等大型、先进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企业的产能、规模、品质也与企业的设备投入成正相关,为保证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体现规模效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设备的购买和升级;其次,企业的上游行业是电解铝企业,上游企业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交易方式,而企业下游客户则会有一定的账期要求,这也使得采购企业的原材料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这对新进入者有一定的资金壁垒,一些实力较弱的小企业难以实现长足发展。
(4)客户认证壁垒
铝板带箔下游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较为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较高的认证标准。比如食品包装领域,食品安全卫生对双零箔的品质和性能要求很高,进入这些客户需要经过申报、检测、试样、逐步放量及在线检测等一系列复杂的认证过程,通过认证的供应商才能进入企业的供应商模块,一旦通过认证进入企业的供应链,往往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质量认证体系、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证以及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是新进入者很难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