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出现集成化趋势(附报告目录)
1、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概述
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由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等部分构成。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其中电机和电控是电驱动系统的核心。
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是车辆行驶的执行机构,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性能决定了爬坡能力、加速能力及最高车速等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驱动车辆行驶。当车辆减速时,车轮带动电机运转为电池组充电,实现机械能向电能转换。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借助其功率密度高、能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中最广泛应用的驱动电机。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车辆中,永磁同步电机装机占比已达到 99%以上。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供需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整理
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用于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控制模块,电机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器软件、控制器硬件(功率模块、控制电路板、驱动电路板、电流传感器)和结构件等关键部件组成,电机控制器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指令要求,控制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电流及电压,使其按照需要的方向、转速、转矩、响应时间工作。
2、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配套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 2011 年的 8,159 辆增长至 2019 年的 120.6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装机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迎来巨大市场空间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进入。现阶段,中国本土制造商在核心技术及制造工艺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此外,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发展,各零部件间匹配性大幅优化,产品集成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驱动电机产品领域,我国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系列化产品。我国驱动电机系统产品种类日益齐全,可靠性及稳定性水平不断提高,性能价格比在国际上具有优势。
在电机控制器产品领域,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在控制精度、动态响应速率、开关损耗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在技术、标准化、产能、品牌等方面均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未来随着后续软件模块不断优化,功能安全规范、产品集成化程度等方面不断提升,以及中国高端乘用车电控产品的持续研发,国产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有望进入全球主流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供应链。
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部件 IGBT 的国产化趋势将进一步加深,国产品牌将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其零部件的性能要求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出现集成化趋势,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3、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1)电机、电控系统趋向集成化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电驱动系统开始从分立化向集成化、一体化推进。通过将驱动电机、端盖与减速器三个部件进行两位一体化或三位一体化设计,可使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体积减小、重量降低,且车辆系统的布局愈加灵活并降低铜线等整车线束的使用,从而增加司乘人员空间与储物空间。同时,车重的降低可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而从长远来看,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DC/DC、高压分线盒、充电机等零部件都会集成为一个大的动力总成,目的是实现高压器件的共用,减小体积,降低成本,优化整车布置。
(2)新材料和新结构的不断应用
发夹式绕组/扁导线绕组电机因具有高槽满率和低直流电阻,在中低速运行区域较圆导线电机具有效率优势。扁导线绕组工艺增加铜的填充量,槽满率提高15%以上,同时与定子有效接触面积增大,绕组温升比圆线电机低 10%,散热和热传导性能更好。新一代功率器件碳化硅模块具有高温、高效和高频特性,可显著提升电驱动系统的效率、功率密度和开关频率,简化散热设计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