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深度电子化成趋势(附报告目录)
1、汽车电子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汽车电子产品是指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中,具备感知、计算、反馈、控制、执行、通信、应用等功能,实现信息感知、高速计算、状态监测、行为决策和整车控制的基础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1971 年以前,汽车上仅装配着收音机等简单的汽车电子产品。随着信息产业和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半导体、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被应用在汽车上。汽车电子的装配使汽车具备交通、娱乐、办公和通信等更多社会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对汽车日益多元化的要求,汽车电子化逐渐成为汽车制造商赢得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汽车电子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汽车电子的四个发展阶段与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密切相关。自 1990 年起,汽车电子产业步入第四个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得到应用,汽车整体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规模近年来呈迅猛发展态势。预计 2022 年分别可达 21,399 亿元和 9,78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82%和 12.66%,中国增速高于全球。
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在国内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迅速,企业的技术实力、服务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国内汽车电子企业与国际大型的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企业相比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领域,大陆、博世、德尔福、伟世通等国际知名汽车电子厂商具有一定优势,大部分本土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国家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大力扶持,少数专注于车载电子核心技术研发,以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持续满足汽车企业满意度为本的国内车载电子企业不断突破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的技术壁垒,满足国内外汽车主机生产企业的严苛需求,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本土汽车电子行业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3、汽车电子智能化和网联网程度不断加强
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至今,其产品的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不断加强,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形态为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功能结构单一,可提供的信息仅有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油耗等基本信息;第二阶段,汽车电子产品进入电子时代,装置仍以机械仪表为主,但少数小尺寸中控液晶显示开始使用,此外也增加了导航系统、影音等功能,为驾驶员提供较多信息;第三阶段,以大尺寸中控液晶屏为代表率先替代传统中控,全液晶仪表开始逐步替代传统仪表,中控屏与仪表盘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开始出现,少数车型新增 HUD 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等,人机交互方式多样化,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未来,随着 ADAS 逐步深入应用,芯片和算法等性能增加,汽车电子产品将进一步升级,一芯多屏、多屏互融、立体式虚拟呈现等技术普及,核心技术体现为进一步集成智能驾驶的能力。
汽车电子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不断加强,也是推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对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需求不断加深,以及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日渐成熟,未来汽车产业向深度电子化方向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汽车电子行业也将随之迎来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