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市场竞争格局与特点分析(附报告目录)
1、活塞市场概况
按照业内通行惯例,柴油机活塞主机配套市场平均需求量是 6 只/台,汽油机活塞主机配套市场平均需求量为 4 只/台,而主机配套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的需求量大概保持 1:1 的比例。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9月柴油机销量459.73万台(其中乘用车用14.52万台,商用车用238.57万台,工程机械用65.77万台,农机用119.28万台,船用2.42万台,发电用13.89万台,通用5.29万台),汽油内燃机销量2789.47万台。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发动机活塞市场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从活塞市场总体来看,汽油机活塞和其他燃料发动机活塞市场增幅明显,柴油发动机活塞市场稳中有升。目前,我国中高档柴油发动机活塞市场上,包括马勒、渤海活塞、江滨活塞等竞争对手在整个柴油车发动机市场的占比较大,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渠道方面不断增强,销售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发动机活塞的主要原材料是铝锭,铝锭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不同渠道的铝锭对产品的品质影响相对有限。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相似,活塞产品的销售市场分两类:(1)主机厂商配套市场;(2)另一类是售后维修市场,主要是销售给各级代理商,最终用途是柴油机维修和损坏部件的替换。
活塞行业产业链概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活塞市场的竞争格局
国内的发动机活塞市场的竞争,主要在本土厂商和国际厂商之间展开。先进的国内活塞市场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生产规模的扩大转向活塞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自主设计研究能力的提升,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国本土活塞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国内自产的活塞品种尚不能满足全部的市场需求(例如在轿车发动机活塞市场,国产活塞品种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 70%左右),尤其是中高档活塞仍需大量进口。因此,在国内发动机活塞市场,随着本土厂商的成长,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
3、活塞市场的行业特点
活塞产品是发动机的核心零件之一,因此,发动机行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决定着活塞行业的规模和成长。此外,由于活塞具有一定易耗性,因此,在售后市场,发动机存量和活塞的更换周期决定着活塞售后维修市场的规模和周期性。虽然每个发动机配套的活塞数量因发动机设计而不同,但活塞市场的规模和发动机市场的规模呈现出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终端产品的价格下降,汽车需求增长趋于稳定,活塞售后维修市场的周期性逐渐弱化。
根据产品适用领域的不同,其季节性特征也不同。对于农机用活塞产品而言,市场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周边地区,季节性特征与农业的季节性特征是一致的;对于乘用车、商用车活塞产品而言,则不存在季节性特征,其核心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