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市场化程度(附报告目录)
1、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密封件行业被认为是一个小而杂的领域,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量小型企业不具备规模化批量生产和品质管控的能力,过去中高端机械密封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随着国内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全球密封件制造基地不断向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加上《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西气东输关键装备国产化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国内机械密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包括华阳密封在内的一批业内知名企业,产品方面除了普通机械密封产品外,用于石油、核电、船舶等领域的高端产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机械密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机械密封技术在国外发展比较早,最早于 1885 年在英国作为专利出现,1900 年开始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材料科学的进步,机械密封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为阻止动力输入轴与壳体间介质的泄漏,国外化工流程中 95%左右的旋转设备就已采用了机械密封。
国内机械密封应用起步较晚。1965 年兰州炼油厂、沈阳水泵厂等单位首先试制泵用机械密封,1966 年天津机械密封件厂开始生产机械密封。1970 年机械工业部、石油部、化工部所属科研、生产、使用单位组成联合设计组,参考了国外先进结构,联合设计了系列泵用机械密封。1975 年,机械工业部批准颁布了《泵用机械密封标准》,1978 年化工部批准颁发了《釜用机械密封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速密封技术的发展,1980 年以后陆续引进英国约翰克兰(Johncrane)公司、西德博格曼(Burgman)公司热流体动力型机械密封,日本 Eagle公司反应烧结碳化硅密封环,通过攻关、消化引进技术,使机械密封在品种、材料、技术参数等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93 年国家颁布了国标《GB/T14211-1993 机械密封试验方法》,1999 年国家机械工业局修订了《机械密封技术条件》和《机械密封分类方法》,为机械密封产品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提供了保证。
2、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机械密封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原材料、配套零部件、能源等行业,提供不锈钢材料、各类仪器仪表、O 型圈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生产用电力,除能源供应外,其他上游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市场供应充分,能满足本行业快速增长的需要。在能源供应方面,电力价格受到国家政策调控相对稳定,不会对本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机械密封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医药、核电、船舶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竞争力的行业,整体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机械密封行业产业链概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上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化作用。随着上游行业技术进步,具备更为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和新产品可以提升本行业产品的性能及质量,而上游产业的充分市场竞争也使得相关材料的成本处于下降趋势中。下游行业的需求直接决定本行业的销售规模,由于下游行业的顺周期性,易于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增长情况的影响,相应的石油、化工等下游行业也将保持稳定增长,对于机械密封产品的需求也将稳定增长,另外随着西气东输工程和核电项目关键配套件国产化为代表的进口替代工程的稳步推进,总体下游行业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3、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本行业是涉及多专业、多领域的技术应用型行业,技术水平以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工艺水平、试验检测技术水平的高低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随着近年来主机设备朝着节能环保、高精高效、长周期运行、安全可靠等方向发展,以及机电液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广泛应用,密封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标准的不断涌现,未来机械密封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机械密封产品的大型化、高参数化、高可靠性成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水平的提高,大型石化成套设备、大型LNG成套装备、深海深地油气资源开采装备等的大型化、规模化、绿色化、集成化、高参数化对机械密封的高端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石化用密封、航天用密封、核电密封、特种泵密封等高端装备对机械密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预计未来20年密封产品和密封技术将重点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按照主机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专用设计、个性化设计和制造,研发适用新工艺的高参数、高性能密封件和密封材料,密封装置在极端工作条件和最佳设计工况下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2)泄漏检测标准更严格、运转寿命更长。由于机械密封客户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机械密封从过去的单纯控制液体泄漏量到现在的控制气体挥发物的逸出,要求实现真正的“零泄漏”、“零逸出”,以保证生产安全,实现环境保护。同时,为满足主机长周期稳定运行,提高主机运行效率,要求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更长,以延长主机的检修周期和操作周期。
(3)从过去重视单独密封本体发展到重视整个密封系统,包括密封本体和密封的辅助系统。在流体机械中机械密封是工作条件最苛刻的部件之一,在高温、高压、易腐蚀、高速旋转的工作环境下实现密封非常困难,也很难进行密封动态监测。通过合理使用密封辅助系统,改善密封的工作环境,可以极大地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密封的可靠性,拓展机械密封的应用范围。
4、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行业的利润水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关系密切。目前,本行业低参数、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供应充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定价能力和消化成本上升能力相对较弱,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利润率较低。高参数、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产品、服务优势明显的生产企业定价能力和消化成本上升能力较强,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技术的扩散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长期来看,利润率将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
5、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全球机械密封行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已高度集中,在高端产品领域主要被约翰克兰、伊格尔·博格曼和福斯等行业巨头所垄断并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化分工。这些企业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垄断优势,如约翰克兰在石油化工领域、伊格尔·博格曼在核电领域分别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经济高速、持续、稳定的发展,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研发、技术、制造优势,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国内机械密封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普通机械密封领域的技术及产品日趋成熟,大部分应用领域已能替代进口产品,性能接近国外产品,但高端产品还处于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仅有少数具备一定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能力的国内企业如四川日机、丹东克隆等,发挥本土优势和服务优势,在高端市场同国外企业竞争。在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产品市场中的众多企业竞争激烈,其利润率较低。未来行业竞争将从主要以产品价格竞争逐渐进入产品研发、关键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