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入该行业的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
1、光模块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光模块的核心技术能力较弱
光模块的组成部件光收发芯片是光纤宽带网物理层的重要芯片,关系到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光收发芯片对于光模块来说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最高,它也代表了光模块的核心技术。但芯片的研发会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研发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企业若不具备一定的实力,较难去推动,国内也只是少数大企业例如 WTD 等可以做到。目前光模块用到的光收发芯片大多还是采用国外或者台湾地区的产品。而且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多是中低端产品,在高端芯片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光模块产业来说,提升芯片的核心技术能力是自主芯片的必然途径,没有核心芯片就不能国际上站在产业上游,同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能力。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光模块供需格局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技术发展空间巨大
光模块作为光有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了20年左右时间,经历了多个产品更新换代过程,从支持热插拔的 GBIC 模块和小型化 SFF 模块再到目前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 SFP 模块等。光模块的发展方面也趋向于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高速率、远距离、热插拔这几个方向发展。单从速率方面来看,如果要向着更高速率发展必然面临更多问题的调整。但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市场对通讯系统的强大需求,光模块将会从机遇和挑战中寻求突破,我们有望看到体积更小、功率更低、传输距离更远、速率更高的光模块组件。
光模块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
光模块的发展是和光通信行业紧密相连的,光通讯具有对数据的高传输率、极低的传输损耗以及高保真抗干扰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市场上对数据传输有以上需求的领域都将成为光通讯的应用范围。目前我国电信业正在从 4G 迈向 5G的过程中,以光通讯为基础的通讯网络将成为通信基站建设的首选,另外光通讯也将在物联网、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各领域逐步得到应用。目前光通讯的相关技术逐步成熟成本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工业应用领域对传输速率、传输系统智能化及抗干扰性的巨大需求,有明显优势的光通讯也将在安防、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安防监控,智能电网,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对光模块的需要也大幅增加。
(4)5G助推光模块持续向好
我国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我国的通信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持续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增长。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5G通信技术具有更快的速率、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 将成为中国填补数字鸿沟的重要载体,将开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大门。基于5G通信技术的优势,国家积极推进5G研发及产业应用,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带动光模块行业的持续发展。
2、基本风险特征
(1)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市场对通讯质量的不断提高,光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因此光模块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这就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另外由于技术更新快,光模块企业的景气周期相对于传统行业有变短的趋势,企业也因此需要实时应对市场变化,这些也将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光模块行业的下游决定了相关市场的容量和风险。光模块的下游主要为光通讯设备商,再往下为最终需求客户,包括通讯运营商、轨道交通、安防、电力系统等领域,而通讯领域对光模块需求远高于其他领域。然而这些领域均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周期性。应用领域的垄断性形成了光模块企业对客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应用领域的周期性也让光模块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周期风险。
(3)行业风险
光模块作为光有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模块产业也经历了萌芽期、产业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发展期。我国光模块企业从最开始的经销商到简单低速产品的初级组装,到目前能研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智能高速光模块产品,可谓有一个快速发展期。然而光模块的生产需要具备较高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及一定的生产工艺要求。受这两方面影响,目前国内具有一定技术实力且踏踏实实做光模块的厂家屈指可数,反而更多的作坊式简单加工企业让市场变得混乱。而另一方面,国内光模块行业较国外发展晚,我国光模块的生产工艺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只是国外的跟随者,尚未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国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国内较为混乱的行业环境将给光模块企业带来一定的行业风险,但随着5G网络的加速建设、物联网及数据中心市场的高速发展,各领域对光通讯的应用不断深化,国内具有资金实力及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希望能趁此机会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且具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光模块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3、行业壁垒
光模块生产企业是集软件研发、硬件研发、生产加工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包括技术壁垒、人才壁垒、生产工艺壁垒等,具体如下:
(1)技术壁垒
光模块属于有源光电器件,作为光通讯的基础部件之一,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光模块是集成电子通讯、光学相关技术的高新技术领域。生产光模块的企业不仅需要光模块软件开发及硬件电路板的设计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产品的加工生产线、产品调试和测试等综合能力。同时,光通讯行业技术更新较快,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还需要具有对技术升级及新技术标准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对行业相关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累积,而这些都将对新进入的该行业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壁垒。
(2)人才壁垒
光模块是集研发生产制造一体的产品,这就必然需要一批软件研发、硬件研发、生产工艺设计等大量优秀的人才。高质量的软硬件研发需要具有丰富经验和跨行业的技术队伍,而优良的生产工艺也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持续的工艺改进。组建、磨合好这样的核心人才队伍,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时间、需要长期的实践。因此,本行业对新进入者面临较为严峻的人才壁垒。
(3)生产工艺壁垒
对于光模块制造企业来说,如果产品技术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那么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企业是否能生存下去的保障。光模块企业生产工艺是指制造产品的总体流程的方法,包括工艺步骤、产品参数和产品性能测试等。优良的生产工艺是生产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保证。然而生产工艺流程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需要对相应工艺的改进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每一个细节的变更都可能对整个工艺流程的优化产生良好的效果。而这需要有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核心管理人员、相对稳定且熟练的技术工人等长期合作经验累积,相互磨合相互配合的过程,而这对新进入的企业短期内难以具备这方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