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下游需求驱动及竞争格局(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9-14 17:17:54

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下游需求驱动及竞争格局(附报告目录)

1、服务机器人需求市场分析

服务机器人指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速发展。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的不断拓展,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虽然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水平与推广应用整体与欧美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得益于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服务机器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约35.7%,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服务机器人行业供需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5-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分析2-2009141GUK4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服务机器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社会及生活中各个领域的需求,将人们从部分危险领域或者劳动密集型行业解放出来。配送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商业模式的需求与刺激,配送行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数字智能化转变,配送机器人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尤其过去的两年,配送机器人从实验室的概念逐步发展成熟并走向了场景应用。配送机器人不仅适合开放的楼宇、城市,也可以在居民社区、校园、工业园区等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内运行。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外卖的人力支出已经成为各平台的重要成本,配送机器人也就成为各大平台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新方向。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自动进行配送。

2、配送机器人主要发展驱动因素

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大数据、智能传感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以及在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应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将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为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该行业发展。

技术不断成熟

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人机交互、导航及路径规划、多机器人协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具体涉及语音、处理器、算法、通讯、大数据、物联网等,以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自主性、适应性、智能性。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家居的理念逐渐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家庭服务机器人将逐渐演变成为连接用户与智能家居的控制平台,在此过程中,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市场容量也将不断上升。另外,随着上述技术的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成功进入广阔的消费市场。

快递需求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达到635.2亿件,同比增长25.26%。降低最后一公里的成本,是推动网上零售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引入交付机器人不仅可以降低电商的成本,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人力成本上涨,替代效应显现

快递及外卖配送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影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人力成本和配送机器人成本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为了应付逐渐升高的配送人工成本,配送机器人代替人工已成趋势。

3、服务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服务机器人领域,配送机器人起步较晚,行业基本上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前期的试运行阶段。在人力成本飙升的当下,配送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已是大势所趋。目前行业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1)国外成熟公司,主要代表有NuroStartshipRobbyDispatchMarble等;(2)国内电商平台,主要代表有京东、菜鸟、苏宁、饿了么等;(3)国内初创公司,主要代表九号有限公司、云迹、真机智能、YOGO Robot等。

服务机器人属于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人口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从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