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1、国内外铅蓄电池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态势
铅蓄电池于1859年由普兰特发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理论研究、产品种类、产品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铅蓄电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国铅蓄电池行业竞争格局调研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全球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铅蓄电池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展,市场需求量也处于不断增长态势。随着人类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自然能的开发利用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将面临着广阔地发展空间。
普华有策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从2015年的432.4亿美元上涨至2019年的452.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
2015-2019年全球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增长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产销及出口大国:铅蓄电池产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交通、通信、金融、国防军工、航海航天、新能源储能和人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与利益密切相关,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我国铅蓄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18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为23,598万kVAh,国内铅蓄电池需求量为22,015万kVAh。预计2020-2026年期间我国铅蓄电池供需还将保持8%以上的增长率发展。
2、铅蓄电池行业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1)行业不断整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铅蓄动力电池由于其绿色、低成本、可循环及温度适应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中国百姓出行重要的消费品,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从2008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行业协会等部门及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项电池行业的专项规划和包括蓄电池行业在内的产业发展调整纲要。支持铅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并鼓励电池产品结构的优化,推进产业的升级与产品升级,巩固我国铅蓄电池世界产量第一地位,重视与促进超大规模企业形成与发展、推动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知名品牌以及高端人才队伍的培育或培养,不断夯实行业做“强”的基础。此外,随着我国环保要求不断提升,部分不符合环保规范要求的小企业逐渐淘汰。在政策引导及环保要求等因素作用下,我国铅蓄电池行业不断整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铅蓄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依靠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随着铅回收技术的不断提升,再生铅冶炼企业进一步提高了铅回收比例以及冶炼质量,使得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能够获得充裕且优质的金属铅。而由于业内加强了对新型产品、先进制造技术、节能减排等技术的攻关和应用推广,行业内主要企业已开始使用铅钙合金等绿色环保的材料制作极板;采用电池内化成工艺逐步淘汰了极板槽化成工艺;对熔铅炉进行密封处理,添加自动温控等措施,并积极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设备;采用智能型全自动生产工艺进行铅粉制造,使得产品品质以及生产效率获得较大提升。未来,我国铅蓄电池技术将持续精益,铅蓄电池持续向高性价比、高安全性以及高比能量不断发展的同时,亦将朝着可标识、可远程控制、物物互联等智能化的方向前行。
(3)智能化制造不断升级
随着工业4.0发展概念以及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推进,铅蓄电池行业将加快由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制造模式转型迈进的步伐,同时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加速生产过程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清洁化,向实现智能工厂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