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仍处于发展初期(附报告目录)
1、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概述
高含水废弃物是指含水率较高的废弃物,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通常存在一定流动性,包括河湖淤泥、工程泥浆、市政污泥、工业糟渣、工业渣泥等,涉及水环境治理、城市建设、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石化冶金等多个行业。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将高含水废弃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理,然后根据物质特性,加工为有利用价值的产品,进而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2、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包括工程建造、建筑建材、材料制备、设备制造、能源供应等,竞争充分,供应充足;下游服务对象主要为央企及其下属公司、地方政府下属平台公司等国企和上市公司等,包括水环境治理、城市建设、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石化冶金等行业领域,空间巨大。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我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发展分析
(1)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快速迅速
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作为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高含水废弃物的排放量持续增长,二次污染的风险性持续增大,而处理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促进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快速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城镇化、工业化建设高速发展期,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河湖淤泥、工程泥浆和工业糟渣处理与利用方面,投入较大。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还将继续,为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带来持续性需求。
(2)我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仍处于发展初期
相较发达国家,我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广泛普及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美国则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制定了相应标准,对污泥中的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占GDP比重来看,我国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乃至整个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呈现出起步慢和体量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也在不断提升。
4、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行业具体细分市场包括河湖淤泥、工程泥浆、市政污泥、工业糟渣、工业渣泥处理与利用等。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河流湖泊众多,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叠加使河流湖泊产生了大量淤泥淤积,一方面影响河道湖泊的通航、过水行洪和库容等能力;另一方面极易造成黑臭水体的产生。尤其是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系发达,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城市经济发展较快,淤泥淤积问题日益严重。
河湖淤泥处理是以水利疏浚、环保疏浚为主的疏浚工程的关键环节,疏浚工程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将带动该细分市场的持续增长。
工程泥浆处理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地铁隧道、公路桥梁等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大体量泥浆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城市的防洪排涝、环境保护需求提升,而探索出的新兴业务领域。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工程泥浆等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9-2018年全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处于不断增长态势。
当前我国工程泥浆面临着出路难、减量难、计量难和监管难等问题,工程泥浆市场比较隐蔽,处理才刚刚起步,随着环保和监管要求的提高,工程泥浆处理成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巨大并开始快速释放,前景非常广阔,细分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