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自动化焊接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进入壁垒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9-01 10:41:02

自动化焊接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进入壁垒分析(附报告目录)

1、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重型机械、冶金机械、船舶制造、矿山工程机械、电站锅炉、压力容器、石油化工、机车车辆、汽车等行业已进入世界同行业先进行列,这些行业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推动了高效节能智能焊接自动化装备的强势增长,在石化、造船、锅炉、汽车、铁路等行业得到快速推广。国内焊接自动化装备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自动化程度高、性能优良、可靠性好的各种自动化专用成套焊接设备、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和焊接生产线,其市场容量相当大,发展前景乐观。目前,全球智能焊接自动化装备主要生产厂商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主要代表企业有美国 Arc Machine 公司、法国 Polysoude 公司、德国 Cloos公司、伊萨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自动化焊接装备行业深度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专项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智能焊接自动化装备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尚不充分,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①焊接设备品牌高度分散、集中度低。品牌众多,但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全国性品牌不多。②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目前在研发能力和投入上占优势的是既有品牌优势,又有市场份额的合资企业及部分外资企业,其次是原来行业内的定点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几乎没有研发能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及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企业极少。③质保体系和质检手段落后,无法真正保障产品质量。④传统焊机居多,国产自动化、智能化高端焊接装备少,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低。⑤企业间缺少沟通,缺少战略联盟,缺乏学习和创新,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全球化竞争能力不高。⑥市场竞争手段单一,产品差异程度低,价格成为单一竞争手段。⑦应用领域也主要是建筑、机械制造、锅炉、管道等民用领域,能满足航空航天、核电、电子、海洋开发、精密制造等高技术领域的焊接设备太少。行业内优势企业凭借自主创新能力、优良的品质及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企业实力、规模将显著增强,市场份额将逐渐向行业领先企业集中。

2、行业竞争格局

自动化焊接设备按适应能力不同分为焊接自动化成套装备和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前者主要用于规则直线或圆弧焊缝的焊接,后者则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手臂实现复杂的空间曲线形态的焊缝的焊接,其对焊缝改型的适应力优于前者。焊接自动化成套装备又包括环缝自动化焊机和焊接专机,其中环缝自动化焊机适宜于管对管形成的环缝、管对板形成的环缝的焊接;焊接专机适宜于直线和圆形形态焊缝的焊接。完整的自动化焊接系统由能实时、动态控制电弧参数的数字化(智能化)焊接电源、适应不同焊缝结构的产生高温电弧的焊枪、控制焊枪运动的传动装置、对待焊工件进行定位的夹紧装置等系统组成。焊接机器人、焊接专机和环缝自动化焊机是根据适用的被焊件的焊缝的空间形状进行划分的。根据被焊材料、厚度等不同,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输出不同电弧参数的数字化焊接电源的组合,形成适用面广泛的复杂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在国际市场,国外知名焊接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占据大部分高端市场。在欧美、日本等技术发达国家,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批量化、大规模和有害作业环境中使用率更高,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与之配套并不断升级的焊接工艺。在我国,汽车、石化、电力、钢构等行业焊接生产现场使用的自动化和机器人焊接设备,少部分为国内焊接装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设备,一部分由国内或合资、外资企业提供的、关键部件采用国外技术的组装和成套产品,更多的则是成套进口设备。国内企业在自动化焊接设备、焊接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的掌握和生产应用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中、低档产品中,国产产品有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占据相当份额国内市场,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

国内焊接设备生产企业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局面,主要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地处沿海,一些企业最先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焊接设备制造技术,有着较好的技术积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生产基地,在焊接领域有传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制造业向中西部迁移成为必然趋势,这为焊接设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下,科慧科技等焊接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科慧科技在焊接自动化装备和智能焊接机器人等领域的许多研发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不断开创国际市场。

国外焊接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都在尽可能的完善产品链,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各个专业厂家之间也都组成联盟或企业集团,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共生共存能力。而国内的焊接装备企业普遍弱小且各自为战,在高端产品的研制开发上投入不足,在高端市场上难以与国外先进的焊接企业集团相抗衡,只能采用价格战拼抢低端市场。焊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机械工业中,焊接产业就是其支撑骨架。众所周知,许多产品焊接的产品质量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从根本上或者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是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的主要目标。从技术层面来看,通过机器人技术和焊接技术有机融合,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从应用层面来看,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智能焊接自动化产品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3、进入行业的障碍

进入自动化焊接装备行业主要障碍分析

2-200Z110414025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人才壁垒

由于本行业的交叉学科属性,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交叉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从事自动化焊接装备行业需同时掌握自动化控制、传感器、电力电子、机械设计、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等专业知识,需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依靠良好的经营团队。目前我国的焊接人才培养机构极少,师资力量薄弱,开设焊接专业的大学较少。精通焊接自动化装备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奇缺,大部分该类人才靠企业在经营实践中长期培养。

(2)技术壁垒

焊接技术已从单一的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现代多学科互相交融的新学科,成为一种综合的工程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数字控制、信息处理、自动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从事焊接行业,除深入掌握以上多学科理论知识外,需在研发、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不断尝试、改进,才能逐渐掌握焊接设备关键技术,如抗强电磁干扰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引弧技术、传感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使用这些技术的焊接设备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船舶制造、石油化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压力容器、铁路建设、五金加工等行业。新进入者或潜在进入者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积累,必须经过经验积累才能了解焊接设备的研发、制造工艺。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焊接环境、焊接要求和所焊接的材料大相径庭,因此要求自动化焊接设备制造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和工艺设计能力,开发切合契合不同焊接需求的产品,厂家需建立比较完整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3)产品品质控制壁垒

自动化焊接设备作为多技术、多学科集成系统,相比一般的工业设备,业内没有统一的全套检测设备和检测标准,建立起全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出现产品设计缺陷。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需建立起成套的质量控制体系,采用专有检测技术使其覆盖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各个阶段,采用自检、互检、巡检等多种质量检查手段,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4)品牌与销售渠道壁垒

自动化焊接设备的品牌是影响客户选购的重要因素。用户、经销商希望厂家提供的产品保持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低故障率,要求厂家提供良好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用户及经销商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厂家需具备持续生产优良品质产品及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能力,并经历市场的长期考验,逐渐获得用户及经销商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