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轴承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分析
发布日期:2020-08-27 06:37:17

轴承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分析

1、全球轴承行业发展状况

世界轴承工业兴起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的产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推动机械工厂开始生产轴承。1880 年英国开始生产轴承,1883 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轴承公司 FAG,美国于 1889 年建立了TIMKEN 制造公司,瑞典于 1907 年成立了 SKF 公司。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轴承行业产销规模及前景预测报告

全球轴承的消费情况中,欧洲约占 25%,美洲占 20%,经过过去 15 年的高速增长,亚洲的轴承消费已占到全球的 50%。中国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轴承消费市场,占比超过 30%。

从全球范围看,轴承行业经过多年产业竞争后,高端市场被瑞典 SKF、德国Schaeffler、日本 NSK、日本 JTEKT、日本 NTN、日本 NMB、日本 NACHI、美国 TIMKEN 这四个国家八家大型跨国轴承企业所垄断:如瑞典 SKF 公司在全球25 个国家有 105 家生产工厂,销售网点遍布 130 个国家和地区;德国 Schaeffler公司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有 180 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员工 79,000 多名;日本 NSK公司在全球 2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拥有 75 家生产企业;美国 TIMKEN公司在全球 30 个国家设有运营机构和生产工厂,拥有近 2 万名员工。这些公司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加工设备和制造技术,引领着世界轴承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轴承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统计数据表明,世界轴承市场 70%的份额,被八大跨国轴承集团公司所分享,包括日本 NSK 等五大公司、瑞典 SKF 公司、德国 SCHAEFFLER 公司、美国TIMKEN 公司。中国的轴承制造商拥有 20%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 80%销往亚洲,10%销往欧洲,不到 7%的轴承销往美洲。

2、我国轴承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轴承工业创始于 1938 年,当时日本 NTN 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在瓦房店建立了“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即瓦轴集团的前身。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瓦轴集团北迁,在哈尔滨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轴承厂,即如今的哈轴集团。在五十年代中期,瓦轴集团又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筹建洛阳轴承厂,即如今的洛轴集团。到了六十年代末期,瓦轴集团又筹建了“西北轴承总厂”,洛轴集团筹建了“襄樊轴承厂”。这些企业诞生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是当时中国轴承行业的蓝海开拓者,为中国轴承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轴承工业已形成一整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从轴承产量,还是轴承销售额,我国都已经迈入轴承工业大国行列,位列世界第三。《2018 年轴承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轴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848亿元,比 2017 年增长了 3.36%,完成轴承产量 215 亿套,比 2017 年增长了 2.38%。2019年,由于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国内主机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因此对轴承的需求也呈现放缓的趋势,2019年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0亿元,同比下降4.22%。我国虽已是世界轴承生产大国,但还不是世界轴承生产强国,我国轴承行业的产业结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效率效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010-2019年轴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2-200RF63Kb0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轴承行业的竞争情况

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统计,截至 2018 年底,我国轴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 1,848 亿元。轴承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格局是全方位的竞争,主要包括质量、成本、创新、管理的竞争。

一方面我国轴承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市场竞争也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层面。随着跨国轴承公司在华企业加速实现本土化,势必加剧我国轴承行业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我国主机发展的配套要求不断提高,高端轴承产品需求巨大,目前还主要依靠进口,高端主机的迅猛发展与配套“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制定的《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及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基础零部件的主攻方向是提高精度和可靠性,努力改变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现状,要重点发展严重制约高端主机和重大装备自主化的高端轴承。整个行业将加快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整合的步伐,有实力的轴承制造企业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从质量品牌、两化融合、业态转变、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努力使轴承产品在质量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于高端轴承生产企业行列。

(2)大型重载轴承的竞争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轿车轴承、高速或准高速铁路列车轴承、各种重大设备配套轴承、高精度精密轴承、工程机械轴承等成为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轴承行业的主要热点。目前八大跨国公司在我国建有 40 多家工厂,主要涉及高端轴承领域。

与此同时,我国高技术指标轴承、高端装备和重大装备轴承、极端工况轴承、新一代智能化、集成化轴承等高端轴承的生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尚未实现高端装备和重大装备配套轴承完全自主化。因此,国内高速、精密、重载轴承的主要竞争对手仍为八大国际轴承公司。

(3)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我国轴承行业主要集中在以华东地区为代表的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以东北和洛阳地区为代表的国有传统重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主要企业是以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和国企改制设立的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洛阳地区的主要企业是以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其中哈轴、瓦轴和洛轴是我国轴承行业的三大国有龙头企业。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营轴承企业不断进入轴承制造行业,已经成为我国轴承行业的主力军,规模比较大的轴承企业有天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马控股”)、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钱潮”)、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本集团”)、慈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兴集团”)等。外资品牌轴承企业也占据着国内轴承市场的重要部分,全球八大跨国轴承公司均已在中国设立公司,并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建立了多家轴承生产工厂,并在中国设立了区域总部和工程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