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腔内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行业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调研分析(附报告目录)
1、主动脉腔内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主动脉,是人体里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就是致命的。它是生命的“拐杖”。主动脉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其中,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血液在真、假腔之间流动或形成血栓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临床症状,病死率极高。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局部异常扩张变形(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呈瘤样突出,一旦主动脉瘤破裂,极易导致死亡。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介入医疗器市场细分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2026年)》
目前,我国治疗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方案主要分为药物保守治疗、外科开放式治疗、腔内介入治疗。腔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临床治疗技术,采用一系列介入器械与材料和现代化数字诊疗设备进行结合的诊断与治疗操作。与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相比,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技术只需在患者腿部股动脉切口,将覆膜支架系统导入到病变部位后进行释放,使覆膜支架在血管腔内将动脉瘤隔绝,消除动脉瘤壁承受的血流冲击并维持主动脉血流通畅。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可。服务于腔内介入治疗需求,主动脉覆膜支架是主动脉疾病治疗中经常使用的介入医疗器械。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支持及我国人均医疗支出的提高,我国主动脉血管腔内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6.34亿元增长至2018的12.1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7.6%左右。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预计市场规模于2022年将突破20亿元。
2014-2018年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市场研究中心
2、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是指因外周动脉局部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身体局部缺血的疾病,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会引起间歇性跛行、腿部或足部皮肤发冷、慢性疼痛和坏疽等症状。虽外周动脉疾病致死率低,但如未及时接受治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后果。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及静脉受压等引起的血流受阻、肢体肿胀等一系列病症。
目前,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式。药物治疗通过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仅适合疾病较轻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以自身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代替病变血管,缺点是创口面积大,愈合慢。介入治疗通过相关介入器械的应用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9.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4.9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15.5%左右,预计至2022年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目前,我国该领域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随着我国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预期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3、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介入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较少、研发实力及资金实力和外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外资品牌为主导,以美敦力、戈尔、库克医疗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份额。
但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心脉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开始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4、行业内重点企业调研分析
(1)美敦力
美敦力创立于1949年,美敦力业务覆盖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心脏节律及心衰、冠脉及结构性心脏病、神经调控、神经血管、骨科、脊柱、外科技术、早期技术、患者监护与恢复、创新外科、肾健康解决方案、强化胰岛素疗法管理、非强化糖尿病疗法、糖尿病等医疗服务和解决方案。2020年第三财经美敦力营收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按业务划分,心脏与血管业务(CVG)营收28.19亿,同比增长1.2%,低于此前预期。微创治疗业务(MITG)营收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低于预期。修复疗法业务(RTG)营收2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2%。糖尿病业务营收6.1亿美元,同比增长0.8%。
(2)库克
库克创立于1963年,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布鲁明顿,是全球著名的医疗器械制造商,业务涵盖主动脉介入、急救护理、内镜诊疗、放射介入、耳鼻喉、外周血管介入、生殖健康、泌尿等领域。目前,库克产品销往全球135个国家,拥有员工12,000名。
(3)戈尔
戈尔创立于1958年,主要业务分为四个领域:电子产品、纺织品、工业产品以及医疗产品。戈尔在美国、德国、英国、中国和日本均设有生产工厂,全球范围内拥有逾2,000项专利,涵盖电子、医疗产品和聚合物加工等多个领域,销售网络遍布全球25个国家。戈尔医疗领域的产品包括人工血管、介入设备、血管内支架植入物、疝修补术用网状补片以及用于血管、心脏、普通外科和骨科手术的缝合线,30多年植入数量高达2,300多万个。
(4)先健科技
先健科技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1302.HK),主要从事心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等介入医疗器械的开发、制造及销售,覆盖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病业务、起搏电生理业务三大领域,产品销往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欧洲等地区。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约20.2%至人民币约668.9百万元。从收入地区来源上看,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市场,占集团总收入约75.3%。
公司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产品为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目前拥有外周血管支架系统、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2019年营业总收入33,373.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9%;新产品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自2017年度正式上市以来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带动公司全年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