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下游需求旺盛,为其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附报告目录)
1、我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历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医疗健康关注度的提高,我国医用耗材的质量要求随之提高,政府对医用耗材生产过程的监管也日益趋严;同时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医用耗材用量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国内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开始面临“招工难”的困境。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对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一方面为智能装备生产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也促使医用耗材生产企业主动与设备生产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推动医用耗材智能装备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了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我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市场研究中心
尽管发展多年,但现阶段我国医用耗材的自动化生产仍处于早期阶段,一些大型企业率先进行自动化改造,并逐步倒逼中小企业跟随。
下游大、中型企业由于产量规模大,更倾向于采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易、生产性能稳定的高端成套装备,小、微型企业一般倾向于采购低端、自动化程度较低、价格较低的非成套设备。因此,能否为下游大、中型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设备是衡量设备厂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输注类耗材(主要包括输液器、注射器、穿刺器械以及输液袋、输液瓶等)生产企业中,输液器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厂商主要有山东威高、BD(碧迪)、泰尔茂、康德莱、三鑫医疗、江西洪达等,合计市场份额约38%;注射器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厂商主要有山东威高、康德莱、BD(碧迪)、泰尔茂、三鑫医疗、江西洪达等,合计市场份额约为45%;穿刺器械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厂商主要有山东威高、BD(碧迪)、巴德、埃斯埃、康德莱、江西洪达等,合计市场份额约为23%。
当前,行业内具备向下游大、中型企业提供高端成套装备的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国际上,主要厂商有主要有ATS、Mikron、Kahle等,国内方面,主要以迈得医疗为代表,开发了医用耗材系列多个产品装配自动化设备,改变了高端装配自动化设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逐渐成为行业进口替代的主力。
2、医用耗材智能化生产成发展趋势
医用耗材的生产需要较高等级的净化车间,需要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微粒子、细菌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室内的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以保证产品可以在稳定良好的环境下生产和制造。大量的人工组装容易带来异物引入和细菌污染的风险,引起交叉污染,降低了产品质量;且其生产过程难以控制,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在招工难的情况下生产成本较高。
自动化设备能给生产企业减少工人,使净化车间更好的维持恒定的标准参数要求,为生产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用耗材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优势得以显现,国内医用耗材的生产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智能化生产正逐步替代人工生产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更新换代
由于我国医用耗材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定期更新修订、下游厂商的产品更新或生产工艺改进、智能装备生产技术升级等原因,客户购买了智能装备之后会进行更新换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至少每5年会结合产业政策和临床医学情况,对医用耗材的生产、注册等强制性行业标准进行定期复审和修订。如当特定医用耗材产品的生产原料(如软针座改为硬针座、钢针改为塑针)、产品结构(如直角针座改为螺旋针座)、包装材料(如“统一使用塑料包装材料”)的标准发生改变时,需要对用于生产该医用耗材的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
此外,目前我国医用耗材制造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正逐步由人工过渡到单机设备、连线机设备,全自动化生产线则较少应用,智能工厂则是未来技术升级的方向。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智能装备将持续地进行技术和智能化方面的升级。未来将向智能化程度更高、能耗更低、运行更稳定、面积更小的智能化设备以及智能化工厂方向进一步研发和深化,以达到最大限度约束、规范和减少员工操作,促进GMP严格执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目的。
4、医用耗材智能装备国产化趋势
从国外进口的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虽然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由于国内外常规耗材的产业发展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耗材原材料挤出、注塑成型、组装阶段存在差异性,导致进口设备在组装国内工艺生产的耗材配件时,容易引起设备故障进而发生停工。相比之下,国内医用耗材智能装备企业起源于耗材生产企业的生产部门或设备部门,对国内医用耗材整体产业链的实践和了解程度较高,在研发和设计智能装备时,以医用耗材的前端产业特征和组装生产中存在的缺陷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因此,国产品牌的智能装备能更有效地满足医用耗材的自动化生产需求。
5、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竞争格局将逐步被打破
从目前医用高值耗材市场的情况来看,以强生、美敦力等为代表的国外厂商集中于中高端产品领域,除了支架类部分产品外,抢占了我国高值耗材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值医用耗材例如血液透析器等,其生产工艺要求较高,需要采用专业化的设备进行生产。由于设备的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血透器的生产严重依赖进口设备。随着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政府对国产高值医用耗材的大力支持,国内领先智能装备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对高值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研发投入,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生产血液透析器等耗材的智能装备并投入使用。
6、下游需求旺盛,为智能装备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
医用耗材智能装备是用以生产、组装、检测医用耗材的相关设备,因此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景气度与下游医用耗材的需求量高度相关。医用耗材行业的持续增长是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
7、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竞争企业分析
我国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是近十余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情况如下:
(1)Kahle Automation S.r.l.(意大利Kahle)
Kahl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一次性医用耗材自动化组装设备供应商,业务范围涵盖了加工、检验、测试和包装等所有类型的产品,包括注射器、套管、留置针等用于耗材生产的设备和用于制药的设备等,拥有美国、意大利等制造基地。
(2)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加拿大ATS)
ATS是一家致力于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商提供先进的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生命科学类(医疗器械、制药、诊断)、运输类(汽车、动力系、航天航空)、能源类(太阳能领域、核能领域)、消费品与电子产品类。
(3)Mikron Holding AG(瑞士米克朗)
Mikron Holding AG主要从事自动化和机加工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制药/医疗器械、消费品、建造/建筑、电气/电子等行业。其主要产品包括全数控高精度旋转转印机、适用于小型精密零件的多功能加工系统等。
(4)Alpha Plan (德国阿尔法普兰)
Alpha Plan是全球领先的透析器自动化装配线生产商,努力为膜基医疗用品提供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它的客户分布于20多个国家,其主要产品为透析器自动装配线等全自动化生产线。
(5)Filatech(德国FilaTech)
Filatech是一家为工厂、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提供全套膜纺丝的专业设备制造商。目前的重点是医用和科技领域的中空膜纤维的解决方案。其其主要产品为中空膜纤维生产系统、工程、水溶剂处理以及全过滤器生产系统等。
(6)烟台凯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烟台凯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立足于自主研发,同时能够为食品、电子、医药等行业提供各类非标准自动化设备定做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生产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医用配件组装设备、输液器组装设备、注射器组装设备、包装设备等。
(7)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的智能装备主要用以自动化装配、检测该等零部件,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耗材成品或半成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安全输注类、血液净化类两大类设备。